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5日 09:58 收藏界
古玩圈里有一個專業術語:撿漏,就是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很值錢的古玩,而且是在賣家往往不知情的情況下。
撿漏,可以說是搞收藏的人最大的樂趣,它讓人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便宜,如此好事,誰不向往?
筆者也是一俗人,自然也對“撿漏”這種事羨慕不已,然而有“撿漏”的,就一定有“打眼”的,如果“撿漏”成為理所當然,那么“打眼”是不是就活該倒霉呢?
往深里想,不管是“撿漏”還是“打眼”,其實本質上都是一種不公平的交易。自古以來,公平交易就是人類買賣過程中所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法則,但這個基本法則在古玩行當,為什么就行不通了呢?近日,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播出這樣一件事:河北一位姓韓的先生花數十萬元買來“紅木”家具,為了保險起見,他在付了一部分款后,把所購家具的照片寄給了《收藏界》雜志專家鑒定委員會,被專家鑒定為贗品,于是韓先生非常氣憤,要求退貨,對方不僅不同意,而且還大呼“冤枉”,于是雙方各執一詞,打起了官司(詳情參看本期‘藏界聚焦’欄目《買古董家具打眼,誰之過?》)。
如今在收藏圈子里,類似的事件頻頻發生,筆者在此無意評價雙方的是與非,但顯然作為買賣的任何一方,如果不把公平交易作為前提,發生糾紛是在所難免的。
前些天讀到一篇文章,讓筆者感慨頗深,也很值得我們思考。
那篇文章的題目是《我不會利用你的無知》。文章的作者Q君是一個旅居在美國的古幣收藏愛好者。有一天,他發現了鮑勃的古董網站,網站主要經營各國古董和錢幣,中國古錢只占很小一部分。幾次網購過后,Q君發現錢幣都是從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寄出的,便抄下地址,等有機會進入北卡州界旅行時,又買了幾枚。當鮑勃問寄到何處時,作者說:“不必了,約個時間,我登門去取?!焙髞硭搅缩U勃的家,一個下午,瀏覽了十幾大盒古錢,待他挑完,鮑勃抱來筆記本電腦,分項統計,折扣計算。片刻,角落里的打印機吐出一張規規矩矩的清單。雖然清單上的報價并不便宜,但比起國內,已落后了半年。作者Q君拿起筆,勾勾畫畫,一狠心又把價格砍下一半。
鮑勃看過單子后,說:“你先回去,容我想想?!蹦翘焱砩?,Q君再一次登陸鮑勃的網站。突然看到這樣一段話:“作為一名中間商,我的目標是讓你買得劃算我也賣得劃算。但有時,別人賣得高,我買得高,于是賣給你的價格也會很高……市場風云變幻,價格有高有低,但有一點請你放心,我不會利用你的無知?!?br /> 讀到這里,作者猛然一驚醒——看看鮑勃,再審視自己,發現其中巨大的差異!
Q君想到鮑勃的瀟灑和自己的貪念,不免愧疚,于是提筆給鮑勃寫了封信:
鮑勃:你好!說來慚愧,曾無數次瀏覽你的網站,卻從未留心與古玩無關的內容,今夜細讀,感慨頗多。其中我最欣賞的,是那句承諾:“我不會利用你的無知?!蔽抑?,你的錢幣學素養在我之上,所以談不上什么“無知”。但你畢竟不在中國,不了解瞬息萬變的市場。今天我給你的價格,是許久之前的行情,遠低于現值。我告訴你這些,只想讓你知道,將心比心,我也不想利用你的“無知”。我相信,你會因此重新考慮與我的交易,靜候答復。
Q君次日一早便收到了鮑勃的回信,簡潔而頗耐人尋味:
讓我做這樣一個比喻:人生就像在時間長河中漂泊的一片樹葉,它有干濕的兩面,多數人只注意到水上的面,而我要提醒你另一面的存在。
已有無數人告訴我,你賣虧了。我的回答是,我不在乎,因為他們只看到了一面。我賺錢,也希望你能賺錢。當所有的古錢被人一搶而光,便證明我賺到了錢,你也賺到了錢。有人替我擔心:“那樣,你就沒得可賣了?!睕]的可賣?很好,這意味著我可以做點別的事情。
我還記得,幾十年前,中國人很窮,古錢都被賣到國外。如今,你們有錢了,古錢又被買回中國。財富之風把這些銅錢吹來吹去,我曾經擁有,你曾經擁有,沒人能一直擁有,所以,又何必在意?萬物總有兩面,收藏也不例外。為了擺脫一面而在另一面中苦苦掙扎,樂趣將從此不再。這次交易中,你不用特意為我著想,因為我已想好了,我會接受你的還價。
對于Q君與鮑勃的這次交易,你覺得到底誰失誰得呢?再反觀前面河北韓先生的“打眼”事件,是非公道該如何評價呢?
曾國藩在家書里曾提到:“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誠然,我們的市場需要成熟的法規來約束各種不公平交易的發生,同時,我們更需要藏家能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收藏品的交易,這樣,我們的收藏市場才能成為一個健康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