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在2009年1月2日的《中國集郵報》上)
我真正開始收藏流通紀念幣,要從1990年算起,那時根本不知道還有精制幣和普制幣之分,只是去錢幣市場,有什么就買什么,連紀念幣的發行量都不知道,但由于價格便宜,很快就收齊了,然后就沒再多關注。
到1995年我發現有一些幣商開始經營貴金屬幣,也嘗試著購買,但由于自己的經濟實力有限,貴的買不起,主要收藏5盎司以下的銀幣和1盎司以下的金幣,通過看證書,才知道了有精制和普制的概念,比如一般熊貓幣大部分為普制幣,其他金銀紀念幣大部分為精制幣,認識還停留在精制幣比普制幣做工精細一點的層面上。
直到2004年12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如何識別普通紀念幣中的普制幣和精制幣》的文章,這篇文章不僅提及了精制幣和普制幣的區別,更重要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第一次公開確認精制普通紀念幣的存在。內容如下: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普通紀念幣,由于在模具制作、坯餅光飾處理和壓印等主要加工過程采用不同的生產工藝,使普通紀念幣又區分為普制幣和精制幣兩種不同的形式。但不論是普制幣還是精制幣,都是使用相同的原模和材質,其產品規格、圖案、化學成分、單枚質量等主要技術參數均符合相同的產品標準規定。
普通紀念幣的普制幣除工作模圖紋底面精磨外,坯餅光飾處理和壓印等主要生產工藝與現行流通硬幣的生產工藝基本相同。
普通紀念幣的精制幣生產工藝區別于普制幣,其工作模圖紋底面拋光后鍍硬鉻,浮雕面采用能夠充分體現浮雕結構、層次及透視關系的噴砂工藝處理;坯餅采用逐枚手工拋光處理;產品壓印采用單枚多次壓??;成品表面質量和單枚質量進行逐枚檢查;產品包裝采用單枚包裝/裝幀方式等。
普通紀念幣精制幣和普制幣生產加工工藝的差異,造成精制幣和普制幣產品外觀質量上的顯著差異:精制幣幣面浮雕因采用噴砂工藝處理、底面采用拋光鍍硬鉻處理而使精制幣圖紋浮雕結構、層次及透視關系更加強烈和清晰,圖紋底面清潔光亮,圖紋浮雕面與圖紋底面形成的反差構成精美的錢幣藝術效果,而普制幣則次之?!?br />其實這篇文章發表后,并沒有馬上引起收藏者的重視,我也是事后很長時間才輾轉看到的。2005年我在某錢幣網站上看到一位內蒙古的泉友的另一篇文章,談到了“精制普通紀念幣”,我才知道了普通紀念幣還有精制幣。
那些年我不管錢幣市場是好是壞,對錢幣的收藏就沒有停止過,收藏品種涉及現代金銀幣、紙幣、近代機制幣等。不僅經常去北京馬甸市場,而且出差時也會到外地的錢幣市場看看,即便癡迷至此,也沒有注意過普通紀念幣還有精制幣,或許看見過,沒有留意,直到看到前面提到的這篇文章(文章的題目已經記不清了)。所幸的是那篇文章下面有簽名檔,并留有電話,于是我打電話進行了咨詢,發現對方已經收藏精制幣很長時間了,后期精制幣一枚不缺,早期精制幣也收藏了一大半品種了,就是這位內蒙古的泉友,成了我收藏精制幣的啟蒙老師,我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問他,他都認真給我解答。
其實精制幣一直伴隨普制幣鑄造,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發行量是精制幣和普制幣的總合,所以精制幣沒有單獨的發行公告,自然沒有引起收藏者的重視。到目前為止,除了六運會、寧夏和廣西意外,其他所有紀念幣都發現了精制幣,我已經將它們的詳細信息全部收錄在了我編輯的《中國普通紀念幣珍品圖錄》中,其中建黨和女足是以精制樣幣的形式存在,憲法、宋慶齡、毛澤東和大熊貓的精美度不是很高,有人稱之為半精制幣。
我曾收集到一枚“紀念中國‘希望工程’精鑄流通紀念幣在港首次發行”紀念封,封的背面是英中文對照印刷,有這樣一段文字:“為了廣泛推廣‘希望工程’,幫助成千上萬的中國失學兒童走進課堂,中國人民銀行特別為‘希望工程’發行流通紀念幣,面值一元,其中精鑄流通法定紀念幣經過特別加工磨光處理,更加與眾不同,這在中國紀念幣史上尚屬首次?!毕旅嬗∮校骸安邉潱合愀凼詹丶覅f會,監制:中國錢幣博物館,顧問: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本封由人民銀行的下屬單位——中國錢幣博物館監制,中國錢幣博物館和中國錢幣學會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是學術單位,文字的表述應該具有權威性的?!霸谥袊o念幣史上尚屬首次”所指應該不是精制幣的鑄造,而是精制幣的公開發行,說明在希望工程之前,雖有鑄造,但沒有公開發行,那么早期精制幣是干什么用的呢?
隨著我對早期精制幣的搜集,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早期精制幣要么沒有證書,要么有證書,但沒有編號。我國有個習慣,一般證書都有編號,為什么精制幣證書沒有編號呢?
這些沒有證書或證書沒有編號的精制幣鑄造都很精美,數量都不多,收集難度都很大,分散都很好,可能是國家或總行的禮品。領導出訪或接待外賓,總要互贈禮品,送金銀幣涉及重量規格問題,送精制普通紀念幣既顯濃重的文化味,又能體現我國的鑄幣工藝,是不錯的選擇。禮品是不能有編號的,如果同時接待不同國家的客人,編號的選擇可能造成麻煩。
2006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上,有一位人民銀行總行的領導看到我展出的和平年精制幣后說,90年代初,鄧小平接待過一個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代表團,當時美國人送給鄧小平的禮品是美國老股票,鄧小平送給美國人的禮品就是和平年精制幣,后來參加會談的中國人每人也送了一套精制幣,他仍收藏著。這位總行領導的話證實了我的判斷——早期精制幣主要做國家或總行的禮品用。
1996年,北京康銀閣錢幣有限公司成立,總行發行的所有流通幣全部委托康銀閣公司裝幀并發行,精制幣開始正式面向國內外收藏者銷售,但由于和普制幣銷售渠道的不同,所以一直沒有引起收藏者的重視。
我國的普制幣一部分是通過商業銀行在其營業網點等職兌換發行,另一部分是委托康銀閣公司裝幀發行。而精制幣全部委托康銀閣公司裝幀發行??点y閣公司則是通過特約經銷商零售給收藏者,目前,有近百家特約經銷商,分布在全國各地,每個省市至少有一家。
我2005年認識了精制普通紀念幣,2006年開始系統地收集,那時建國35周年、建行等精制幣和普制幣的價格基本相同,北京一些幣商仍在用精制幣裝普制流通紀念幣大全套的冊子,我看了覺得十分可惜,但幣商告訴我,前兩年很多動物精制幣和建國50周年等精制幣都大量拆卡裝冊了,因為精制幣實在沒人認識,根本賣不掉。
直到現在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幣商仍然不認識精制幣,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認識精制幣的也不多。全國收藏精制幣的總人數在3000人左右,其中真正了解精制幣進行較系統收藏的不足1000人。但是應該看到的是,這3000人的隊伍是在短短3、4年時間里發展壯大的,而且還在以迅猛的勢頭不斷壯大,2008年,在錢幣收藏領域普遍低迷的背景下,精制幣卻能在本年度的錢幣博覽會上,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