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復博物館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自從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講文物收藏,就一下子讓我著迷起來。馬先生講文物的特點和歷史故事是如數家珍,從08年開講就一下子火了起來,我見到他這些寶貝卻是在2012年了。
地址寫的是北京朝陽區金盞南路18號,但真實地方是在南皋路上,不太好找。一條鄉間小路的邊上,是一個兩層樓的小院,周圍有一些凌亂的拆遷房子,仔細看著路邊的建筑,總算沒直接開過去而沒看見。
中午的時間沒有什么參觀者,門口幾個保安和工作人員,見我來了就給我開了鐵門,專門服務啊。在門口買了張票,是一個小書簽,可以選圖案,我挑了一個清朝的瓷瓶圖片。進了小院,迎面看到道德經里的名句,萬物并作,吾以觀復,是館名的出處,很有深度和水準。觀復有幾個主題的分館,陶瓷,家具,工藝,油畫,門窗等等。陶瓷館正在做瓷之色的展覽,黑白青紅藍黃綠金等等五顏六色。里面有一組漢代觴杯,是文人飲酒用的,曲水流觴,真實很雅。還有跟講解員問了一件汝窯的洗,看起來沒有特別之處,為什么價值不斐。答曰:汝窯有當時最好的瓷器,作為皇家用品,是以成名。其中的精品確實是美輪美奐,展出的是一件普通作品,加上現代人看慣了明清的華麗瓷器,所以不覺得有驚艷之處。說到價格高,是因為汝窯名氣極大,存世極少,所以一件普通的汝窯珍品對愛好者來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民辦博物館的票價高藏品少,但是觀復的服務真不錯,真把參觀者當回事了。國家的大博物館是有好東西,財大氣粗,卻沒把參觀者真的作為平等交流的對象,自顧自的展出一些宏大高調的主題,倒比不上民辦的,我愿意花錢支持民辦博物館。
家具館是我最喜歡的,一進去就聞到紫檀黃花梨的木香氣,沉郁淡雅的香氣讓人沉靜入迷。家具館里都是裝飾成屋子的成套家具,以明清為主。從屋子和家具可以看出以前古人生活的大概狀況,有民間的桌椅陳設,也有皇帝的寶座。家具的用材昂貴,雕刻細致,每件都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仔細看了那張有名的紫檀大畫桌,很有氣度的東西。還有紅木的大床,不知什么時候能用這個睡覺??孔V的是羅漢床,可以去市場定做個紅木的,用來小睡或和朋友聊天是坐。喜歡的多,卻說不出更多了。
然后是工藝館,門窗,油畫等等。在油畫館,有一些還是很震撼的,有一副兵車行,中等大的畫幅,左面是軍隊,右面是流亡的百姓,扶老攜幼,哭天喊地。軍隊是紅色的,百姓中有人的衣服也是紅的,一種暗紅的色彌漫了整個畫作,悲愴而感人,是一件好作品。其他的好畫不說了,只可意會。
下午走的時候,看見馬先生養的貓在院子里跑著玩,就過去逗了逗它,它不怕我,依舊在院子里悠然漫步。想想這么多的文物,從漢唐明清,南北東西的歷經波折走到我眼前,包括這只貓,在今天下午跟我一會,都是一份難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