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革命- PCGS 晉察冀邊區
第一套人*民*幣的前身。
這些貨幣被稱為“抗幣”、“邊幣”,當年,日偽軍常常封鎖、掃蕩抗日民主根據地,各根據地大多數印鈔廠的條件都非常艱苦,設備簡陋,所用紙張質量較差,加之戰爭中的損耗,發行量相對較少且不易保存。在1948年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之后,各根據地絕大部分的“邊幣”和“抗幣”都被中國人民銀行逐步回收,現散落在民間的存世量已非常稀少,從而更增加了留存下來的“抗幣”的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
在根據地銀行發行的各種 “抗幣”中,晉察冀邊區銀行、華中根據地江淮銀行、豫鄂邊區建設銀行和華中銀行發行的貨幣是最值得關注收藏的佳品,這幾種貨幣分別代表了各個抗日根據地發行的主要流通幣。經過殘酷的戰火“洗禮”,現在市面上難得一見,收藏起來難度極大。新中國成立后各根據地銀行相繼合并重組成立了現在的中國人民銀行,“抗幣”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在抗幣基礎上中國人民銀行開始著手發行第一套人*民*幣,抗幣也因此被稱為人*民*幣鼻祖!由于其不可復制性和珍貴的價值,近來市場上“抗幣”的價格均上漲飛速,萬金難求。
新中國成立之初,宋慶齡過生日,中國人民銀行首任行長南漢宸曾經將 1944年,面值分別為壹仟元和伍仟元 為重禮送給宋慶齡,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據一些錢幣市場權威人士估計,這兩枚兌換券的價值可與第一套人*民*幣中幾種價值很高的珍幣(如:伍仟圓“蒙古包”、壹萬圓“牧馬圖”等品種)相媲美。
由于當時具體條件有限,制作粗糙,
紙張差,不易保存,好品相存世稀少,可評級品更是寥寥無幾。
帶OPQ (也就是“EPQ”)。十分難得!OPQ杜絕任何人為處理過(比如剪裁、壓平、下水)的可能,品相無須再解釋
1945年晉察冀邊區拾元 PCGS 58OPQ --- 1650元
1946年晉察冀邊區五百元 PCGS 58OPQ --- 1600元
實價包普快。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