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謝謝資深泉友jony的討論回復,您的帖文我也經常拜讀,在下受益良多

然而,我對您(以及代表孫老師)的觀點還是不能認同,本來想法很多,但各種因素影響,在此具體就不展開分析了。我只是想就收藏的價值,以及文交所與收藏的關系多說幾句。
收藏的概念:收藏是一種對于物品的搜集、儲存、分類與維護的癖好。因此,收藏活動是一個發現美好的東西的過程,是一個將有價值的東西集中起來、分門別類、刻意珍藏保管的過程,還是從這些活動中提取各種文化內涵用以互相交流學習的過程。所以您說收藏有價值,真正的收藏品會有不同的歷史表現,我是十分的贊同,因為那些物品都是經歷了漫長的收藏活動、經歷史選擇的東西。
但是,我們的文交所以一套適合于快速成交的交易規則,圈定了一部分的物品作為標的進行場內交易,只是因為這些東西是原來傳統意義的收藏品,所以大家就認為文交所的出現促進了收藏市場的發展云云。但實質并不如此!…… 我只是認為文交所這種交易方式其實跟收藏活動沒有半毛錢關系,所以,我說文交所對收藏只有破壞沒有支持。
有泉友說文交所像A股,其實是不同的(股票有內生價值,正常經營的公司應該可以產生分紅;而收藏品本身是沒有孽息的),我說文交所只是一個賭場,所以是一個“零和游戲”。文交所與收藏市場的關系,就像賭球和中國足球市場的關系:賭球風氣再盛,除了可以吸引一些關注足球的目光外,難道對足球水平和足球市場的發展有什么促進作用嗎?文交所與收藏活動的關系,又像黃牛黨和觀看足球比賽的關系:真正希望觀看球賽的觀眾都希望從正規渠道買到入場券,黃牛黨的存在對球賽的水平又能有什么影響呢?
附:如果傳聞成真2016年猴票拿一部分直接去各主要文交所上市發行,那你說像不像廣州恒大將最吸引觀眾的一場球賽的門票不全部在官方渠道銷售,而相當部分直接給黃牛銷售然后共同分成收益呢?——這種行為方式無所謂對與錯,只是各方的反應和立場的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