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流通硬幣(硬分幣)版別研究初探(一)
——關于流通硬分幣的三種版別
流通硬幣的收藏現在方興未艾,但市場發展到今天,其版別研究仍然很不完善,因此流通硬幣版別的研究具有開拓性意義。
流通硬幣版塊不象紙幣版塊那樣對于版別的研究已經很深入,并已經達成共識和經權威認證。一版、二版、三版、四版大全套(不含冠號及趣味收藏)共有多少版別、多少品種,我想只要是紙幣愛好者就很清楚。但是,中國流通硬幣第一套大全套、第二套大全套涵蓋多少種版別,你隨便問一下硬幣收藏愛好者,看他知道嗎?答案絕大多數是否定的。甚至很多人會問,流通硬幣還有版別之分嗎?流通硬幣不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嘛。
現在普遍的現象是把硬分幣年號大全當作大全套,這是非常淺顯和初步的。流通硬幣的收藏必須突破這個理論上的瓶頸才會有重大的、良好的、持續的發展。
關于硬分幣的版別,史上的專著和網間研究都很少,而且有很多錯誤和紕漏之處。硬分幣版別以前有“露芒拐角勾”以及“平芒圓弧勾”不同版別的劃分方法,經對對大量實物樣本的研究我發現這種分類方法不僅不能涵蓋硬分幣的所有版別,而且也不能體現和表征硬分幣不同版別的特征,因此這種分類方法顯然已經過時,對硬分幣的版別需要要做重新的劃分和命名,在此我斗膽拋磚引玉,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經仔細對比和甄別每個年號硬分幣的大量實物樣本,包括公開發行進入流通的硬分幣,和不公開發行未進入流通套裝硬幣,發現硬分幣共有三種類型的版別,為了更全面地表述這些版別的特征,我暫且稱之為“平版”、“凸版”、“混版”三種版別,希望廣大泉友們也積極參與、群策群力,最后達成共識,給予流通分幣版別一個諸如背綠、背水、棗紅那樣朗朗上口的稱謂。
第一種版別“平版”:一般是沈陽造幣廠鑄造的,是硬分幣最常見的版別,共有85種(1分28種,2分34種,5分23種),主要特征是:1、分幣背面左右麥穗從下面數第二個麥芒尖部與飄帶的結合部是“平”行的;2、分字的刀字部的勾是“平”滑的圓弧勾;3、分字刀里的撇和刀的撗大多是“平”行粘合的;4、正面人字的人字頭是“平”的,沒有頓筆;總之,這種最常見的版別特征就是“平”,因此可用“平版”概括其特征。
第二種版別“凸版”:一般是上海造幣廠鑄造的,共有27種(1分16種,2分4種,5分7種),是硬分幣第二種常見的版別,主要特征是:1、分幣背面左右麥穗從下面數第二個麥芒尖部與飄帶的結合部特征是麥芒尖部穿過飄帶而“凸”出在飄帶之上;2、分字的刀字部的勾是“凸”起的拐角勾;3、分字刀里的撇和刀的撗是部分分離的或者分開較平版明顯,撇的奈筆“凸”出而游離;4、正面人字的人字頭有頓筆,也是“凸”出的;總之,這種第二種常見的版別的特征就是“凸”,因此可以用“凸版”概括其特征。
除上述主要的典型區別之外,“平版”與“凸版”還有諸如“民”字的提勾、“共”字的撇、“中”、“華”筆劃底部等寫法也有細微的區別,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第三種版別“混版”:是硬分幣最少見的版別,目前只發現72-1和78-1具有此特征,即混合了“平版”和“凸版”的特征,主要特征是:麥芒和飄帶是平行的,而分字的勾是凸起的拐角勾。其它細微區別也不再贅述。這種罕見版別可用“混版”概括其特征。
綜上,至今已發行的流通分幣中,無論是公開發行流通的,或者不公開發行而裝幀的,現在發現這三種類型的版別,不區分精制與普制共有114種,為了有一個吉祥數字,目前暫且再加上56-5的粗細版和76-1的月牙版的趣味幣,版別大全套總計116枚。當然,也許還有更多種類,希望廣大流通分幣愛好者群策群力,共同推進第一套流通硬幣的版別研究。
2009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