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43閱讀
  • 17回復
wdm804 離線 QQ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185
  • 精華 9
  • 發帖1739
  • 我是買家 
  • 好 9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1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1-01-23
  • 最后登錄2025-03-11
倒序閱讀   只看樓主      0 發表于: 2011-04-06
更多操作

歷史的天大諷刺

1. 早年有人勸沈從文入黨,他冷笑:沒興趣。建國后一番改造,讓他惶恐無地。57年反右,他竟然誣陷自己的弟子蕭乾是特務。但是蕭乾不敢跟老師計較,多年后去看望沈從文,發現他住在一個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從文要房子,不想沈從文大怒,吼曰:我還要入黨呢!從此與弟子絕交



2. “她12歲被學校開除,17歲嫁給富二代裴明倫,兩個月后離婚。18歲認識第二任丈夫俞啟威(現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父親)。21歲闖蕩電影圈,22歲與唐納結婚。23歲獨闖西安延安,從此走上不歸路。她曾經也叛逆時尚青春。她叫李云鶴、也叫李進孩、后來是藍萍,再后來叫江青?!薄f一定要找棵大樹



3. 大躍進能夠發生的一個原因是人們的科學精神喪失殆盡,包括錢學森這樣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的著名物理學家。1958年,錢學森曾在《大眾科學》和《中國青年》雜志上發表了“糧食畝產會有多少?”和“農業中的力學問題”兩篇文章,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釋了畝產百萬斤糧的可能性,錢學森這位既不是農藝學家、也不是植物生理學家的導彈專家卻大膽聲稱: 糧食產量可以無限地增加,太陽光能射到地表,只要利用其30%,畝產就可能達到“兩千多斤的60多倍 !”(錢學森: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

    錢先生以他科學家的名譽作擔保,讓千千萬萬的人相信“大躍進”政策的“科學性”,其效果和國內外影響是極為惡劣(南冠客:為什么中國大陸和諾貝爾獎無緣?),中央書記處的領導人于是便對下面虛報的糧食產量信以為真,擔心起“糧食多了可怎么辦呀” 的問題,毛澤東也表示中國人吃不了,可以請外國人來吃嘛 !

   后來毛澤東自己也檢討說,他是上了錢學森的當,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曾問毛澤東:“你也不是沒當過農民,你應當知道畝產萬斤糧是不可能的”,毛澤東說:我是看了大科學家錢學森的文章,才相信的





4.  秦國是第一個……國家。商鞅變法實行公有制改造,農民承包國有土地,不能自由遷徙。管制思想文化,批評朝廷者滅族。一切資源集中到中央,遏制私人經濟。內需不振,通過修阿房宮和長城拉動GDP,很快實現翻幾翻



5.  南宋中后期,中國(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經濟總量卻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經濟總量占全球比例卻僅為4% 。只能說那時的中國更像中國

    自1572 年“隆慶開關”到1644 年明朝滅亡,這70 多年的時間里,全世界生產的白銀總量的1/3 涌入中國,共計約3.53 億兩(保守估計,目前重新估計約為5億兩)。并且全球2/3 的貿易與中國有關。資本主義萌芽 ?這簡直是一只腳邁入資本主義了




6. 至1945年,滿洲國已經悄然超越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其生產總值在全球僅次于美、蘇、英。 1932年,東北三省已開辟空中航線1.5萬公里,而1949年中國全國的空中航線僅有1.14萬公里。1943年,東北三省的公路總里程為6萬公里,而1949年中國全國的公路總里程是5.09萬公里。1945年,東北三省擁有鐵路15479公里,而中國全國在1949年擁有鐵路才不過22000公里。是否有人記得,大連機車廠在1940年就制造出了運營時速達到130公里的SL-7客運列車,該車常年往返于大連和長春之間,其運營速度與今日奔馳在中國鐵路線上的特快列車不相上下

     1927年,沈陽開通了直達歐洲和北美洲的通訊業務,當時,由北京和上海發出的國際電報都需要先抵達沈陽,再從沈陽發往歐美。1928年,哈爾濱就已經開始出售直接前往歐洲各國的火車票與飛機票,當年,哈爾濱已有外國商業機構1809家,巴黎、紐約均開設與哈爾濱的直接商業往來。1932 年,包括德意志銀行、巴黎銀行、瑞士銀行、巴萊克銀行、花旗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在內的34家外國金融企業在東北三省設立分支機構。1938年,長春開始建設2條地鐵線路、7條輕軌線路以及環城高速公路,根據當年統計,即使在大規模征地用于城建的時期,長春人均占有綠地依然達到2272平方米,是華盛頓的2倍、東京的15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檔案記載,1942年,東北三省城市化率達到23.8%,比1990年中國城市化率高4.84個百分點

     1931年,東北三省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9.3%,比2003年中國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高1.8個百分點。根據滿洲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的統計數據,至1943年秋季,東北三省依靠占中國12%的土地和10%的人口,生產了占中國93%的鋼材、66%的水泥、69%的化工品、95%的機械、78%的電力




7. 三一八慘案中,總理府衛隊擅自開了槍,死傷多人。魯迅的學生劉和珍、程德群等數十人中彈死亡。不是段祺瑞下令開的槍,作為一國總理,他對著死難學生長跪不 起,向天下人謝罪。他讓人立即調查死難者的名字,給予優撫,在悼念死難同胞大會上,當眾長跪不起,并立誓終身食素以贖罪。這個誓言一直堅持到他病危,雖然醫生一再勸他改變飲食,增加營養,他大輩子“不動搖”,直到臨終



8. 袁世凱小站練兵,徐世昌幫寫了《大帥練兵歌》,用的是德皇威廉練兵曲。歌成,被兩湖總督張之洞抄走,歌名不變。張作霖不知什么時候聽到了,也不改歌名抄 走。又被馮玉祥聽到了,抄走,改名為《練兵歌》……現在我們還經常能聽到這支曲子,只不過歌詞改成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9. 曾昭掄,曾國藩侄重孫,與妻子俞大絪,都是民國知名學者,建國時兩人滯留于香港,蔣介石欲搶救二人去臺灣,兩人斷然拒絕,歸來報國。文革時,紅衛兵將俞大絪教授上衣剝除,用皮帶死命抽打,俞教授悲憤難抑,是夜仰藥自盡。4個月后曾昭掄也被折磨死,興盛百年的曾氏傳承,至此不復見于神州故國



10. 梅思平,五四運動領頭學生之一,火燒趙家樓第一把火就是他放的。倭國侵華后,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并未接受正式偽職。倒是當年的愛國者梅思平搖身一變,成為汪精衛投敵的策劃人,鐵桿正牌漢奸。高喊愛國的人,往往最容易變成漢奸


11. 王圓箓,世稱王道士,一個被余秋雨在《道士塔》里丑化的偉人。身為道士,卻成為佛教圣地莫高窟的保護神,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集攢錢財,用于清 理洞窟中的積沙。為保護莫高窟,他向各級官員求助,甚至冒死向慈禧上書。他把文物賣給斯坦因等人,所得錢財全部用于保護洞窟。即使是賣出的文物,也在各國博物館得到了妥善保存。余國師,為何不向王道士謝罪?



12. 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列寧同志的名言



13. 赫魯曉夫徹底否定斯大林,引起了斯大林老鄉們的不滿,頓時吵鬧起來。老鄉們不理解是正常的,可是波蘭的領導人博萊斯瓦夫貝魯特,他竟然因為這件事活活氣 死。波蘭人憤怒了,公開鬧事,迫得赫魯曉夫派兵彈壓。再后來,證實斯大林對波蘭壓根就沒干過好事……為了暴君而拼命,這就是人類愚蠢的下限



14. 當我離開克里姆林宮時,上百的記者們以為我會哭泣。我沒有哭,因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達到,對于一個真正的政治家來說,其目的不是保衛自己的權力和地位,而是推進國家的進步和民主?!隊柊蛦谭?br />




15. 日本強占膠濟鐵路,康有為的女婿羅昌時任外交交涉員,他只身站在鐵軌間,對日本軍官說:"除非從我身上碾過,否則休想前進一步?。⑷哲娦羞M竟因此受阻



16.  1984 年,美國男子約翰遜,當眾焚燒美國國旗,卻無法律可以追究。美國人怒,遂出臺國旗保護法。不料法律出臺之日,美國婦人埃里奇,悍然以身試法,燒掉國旗,于 是法庭判罪,埃里奇大鬧,鬧到最高法院。判曰:國旗保護法與自由宗旨相背,屬于違憲,宣布無效,你們誰愛燒國旗快去燒,誰也管不著……





17. 馬英九:“我們邦交國只有23個,可是卻有一百多個國家地區愿給免簽證,它背后代表的是,這些國家對我國的形象、人民的素質投下信任票?!薄@才是國家軟實力,軟實力不是靠開幾個會放幾個煙花就能搞出來的



18. 在1939年的納粹德國,有1/3的報紙還是私人擁有的,鑒于德國最大的伏斯日報于1934前被迫???,第二,三名的柏林日報和法蘭克福日報股東被清洗, 那些在納粹淫威中幸存下來的報紙,他們為納粹黨服務的忠心程度,比納粹黨人辦的報紙還過之而無不及,媒體徹底成了權力的婢女——私有并不意味著自由





19. 西南聯大有兩個孩子要去延安抗日,錢穆說去那里干嘛?你們好好上學得了。打仗不是你們的事,再說,延安不是前線是后方啊 !



20. 吳佩孚在北伐戰爭之后,由于拒絕接受日本的誘降條件,拒絕做漢奸,拔牙的時候被日本人割喉致死(也有說是病死在醫院的),他為官數十年,統治過幾省的地盤,指揮幾十萬大軍轉戰大半個中國,但他沒有私蓄,也沒置田產,有清廉名,非常難能可貴

    吳佩孚在最潦倒落魄的時候, 日本人看中他過去極高的威望和“常勝將軍”這塊金字招牌,幾度拉他下水,日本第一遣外艦隊總司令荒城二郎中將,海軍駐滬特務機關長佐藤秀少將,專誠拜訪這位落魄的吳大帥,表示:一、愿供給私人借款一千萬;二、愿贈步槍一百萬支,大炮五萬門,機關槍五千挺連同彈藥,這對于有意東山再起的人自然是一個大誘惑??墒菍桥彐谶@位硬漢,則毫不起作用。吳義正詞嚴地對日本人說:“過去我有槍不止一百萬,有錢不止千萬,尚且一敗涂地,可見成敗是不在于槍炮和金錢,我如果愿意借外債,引外援,何必待到今日?中國事應該由中國人自了。貴國貴官的盛意我是不會承受的?!?br />
    在當時人眼中,國家統一的希望寄托在吳佩孚身上。因為南方仍做革命大夢的孫中山沒有實力,有實力的云南、廣西、廣東軍閥們各有算盤,歷史幾乎不用假設:只要吳佩孚一聲令下,他的大軍即可底定三湘并進而蕩平粵桂兩省,北京政府“武力統一”的夢想則指日可待

    1920年5月,吳佩孚不聽段祺瑞的命令,自衡陽領兵北撤,隨后通電反對皖系“安福俱樂部”把持政權。他的通電是:“中國之大,能否盡為一人所盤踞?疆吏之多,能否盡為一黨所居奇?兆民之眾,能否盡為一人所鞭笞 ?”





21. 徐世昌的名字現在許多人已經很陌生了。因為他沒有突出的政績,也沒有昭彰的劣跡。但他確實當過幾年中華民國的總統。七七事變后,漢奸王克敏曾以師生之誼前來拜會,企圖拖徐世昌下水。徐閉門不見,并向人表示“我沒有這樣的門生?!?br />
  

22. 段祺瑞因為制造了三一八慘案被魯迅好一頓聲討(《記念劉和珍君》就因此而作)九一八事變后被日本軍方列入了“合作者”的花名冊。日本人巴望著曾是中國頭面人物的老段出面組織華北偽政權。老段雖有親日惡名,卻未同異國入侵者接觸過。倒是他的老友和部下有向個耐不住寂寞,當了漢奸。為了不讓一位有影響的前國家領導人為敵寇所挾,蔣介石寫親筆信,懇請“芝泉老”南下。當69歲的段祺瑞抵達南京浦口時,不光在京的少將以上的軍人集體過江迎接,蔣介石本人也親自到碼頭恭候。享受國賓級待遇的老段,當即對記者發表了對時局的書面講話:“當此共赴國難之際,政府既有整個御侮文句和辦法,無論朝野,皆應一致起為后援。瑞雖衰年,亦當勉從國人之后?!焙髞硭麖哪暇┮凭由虾?,有記者登門采訪,他鏗鏘作答:“日本橫暴行為,已到情不能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國只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救。語云:‘求人不如求己?!珖e極備戰,合力應付,則雖有十個日本,何足畏哉?”



23. 曹錕在歷史上名聲不好,為了過把總統癮,不懂大把花銀子賄賂選舉者,留下了“賄選總統”的惡名。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華北淪陷。曹錕的老部下紛紛落水,出任漢奸政權要職。日本侵略者還千方百計地拖曹錕出來當俘虜,年邁的曹錕卻在劉夫人的勸導下,立誓寧肯喝稀粥,也不給日本人辦事。日本人碰壁后,派出已當上偽“華北治安軍”總司令的齊燮元前來叩門,曹錕夫婦讓家人把他關在門外。接著河北省省長高凌蔚又奉日寇之命來訪,曹錕一見,臉色陡變,大聲吼道:“你給我滾出去,以后不許你登曹家的門!”嚇得高凌蔚渾身哆嗦,被幾個侍從駕著慌忙溜走



24. 日本人打主意最早的莫過于東北王張作霖,最有戲劇性的也是這個土匪出身的張作霖。大元帥府的電報處處長周大文回憶說:“1928年5月17日,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求見張作霖,張將芳澤晾在客廳,自己在另一間屋里大聲嚷著說:“‘日本人不講交情,來乘機要挾,我豁出這個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賣國家的權利,讓人家罵我是賣國賊,叫后輩兒孫也都跟著挨罵,那辦不到!’”

    在張離開北京之前,芳澤仍去糾纏張作霖,逼他正式履行“日張密約”的手續。對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張作霖非常氣憤,拒絕在芳澤送來的文件上簽字。1928年6月4日當他的專車開到皇姑屯附近時,日軍按動電鈕,張作霖的藍色鐵甲車被炸得粉碎,一代有血性的中國軍人,就這樣向國人和歷史交上了最后的試卷,為自己書寫了最后的光榮



25. 當年汪精衛北上行刺,來挽回和喚醒民眾對革命的信心,當然最堅決和汪精衛一起北上的是陳璧君,有人半開玩笑地說:“你有一張英國臣民的護照,當然不怕死。到關鍵時刻,你把英國護照一拋,英國領事館自會來救你?!标愯稻犕甓挷徽f,拿出英國護照當場撕成碎片,滿座皆驚,也讓那位說風涼話的人羞得恨不得鉆入地縫??上?,現在再也看不到陳璧君那樣頂天立地有志氣的烈女子了

   (日本投降后)陳璧君被捕后,更是表示堅決不服罪。1946年4月16日江蘇高等法院開庭審訊陳璧君,陳璧君在法庭上說:“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民遭殃,這是蔣介石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重慶統治下的地區,由不得汪先生去賣。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占領區,并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只有從敵人手中奪回權利,還有什么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收回淪陷區,如今完壁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狈ㄍプ詈笈刑庩愯稻裏o期徒刑,陳璧君接到判決書時卻說:“本人有受死的勇氣,而無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br />
    陳璧君個性十分剛烈,汪精衛在日本治病時,陳璧君一直伴隨汪身旁,但從來沒有對日本人說過一句感謝的話,日本人對她也很發怵。1952年,和陳璧君私交很深的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和廖仲愷夫人何香凝,去監獄探望陳璧君。宋慶齡和何香凝告訴陳璧君,中央已經決定,只要陳璧君承認汪精衛有罪,寫一篇悔過書就可以釋放出獄。陳璧君卻立即拒絕:汪精衛無罪。她寧可坐牢,也不承認汪精衛有罪。1959年6月17日,68歲的陳璧君死于監獄中





多少被誣蔑的軍閥是真正的抗日英雄,多少被吹捧的英雄是真正的暴君敗類。歷史就是這樣開玩笑,“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



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

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等后人評
電話:13641251849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xdxpxt 離線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923
  • 精華 0
  • 發帖1185
  • 我是買家 
  • 好 183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48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0-11-27
  • 最后登錄2025-03-03
只看該作者      1 發表于: 2011-04-06
    
認證的會員可以看到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hbzxttc 離線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1168
  • 精華 0
  • 發帖84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1-01-19
  • 最后登錄2019-10-24
只看該作者      2 發表于: 2011-04-06
疆吏之多,能否盡為一黨所居奇?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154
  • 精華 22
  • 發帖5644
  • 我是買家 
  • 好 28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6234 中 9 差 2
  • 注冊時間2010-09-14
  • 最后登錄2025-07-02
只看該作者      3 發表于: 2011-04-07
長知識。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wtasy 離線 QQ

級別: 新手會員

  • UID1574
  • 精華 0
  • 發帖32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1-03-08
  • 最后登錄2020-06-24
只看該作者      4 發表于: 2011-04-07
以往做過憤青 如今憤青已無到剩下些憤慨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nickchen 在線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1461
  • 精華 7
  • 發帖1850
  • 我是買家 
  • 好 161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1482 中 1 差 0
  • 現代網店大英帝國
  • 注冊時間2011-02-26
  • 最后登錄2025-07-02
只看該作者      5 發表于: 2011-04-07
有些是事實,有些只是扯淡吧!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邊上 離線 QQ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33
  • 精華 16
  • 發帖608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0-09-12
  • 最后登錄2019-09-09
只看該作者      6 發表于: 2011-04-07
陳兄認知的歷史,估計也大多來自當朝教科書吧,呵呵:)

代表“腐敗無能的北洋政府”統兵收復并管治外蒙古的徐大將軍,因為和馮玉祥有個人過節,回京述職時被馮捕殺,致使外蒙再次輪喪,從此越走越遠,諷刺的是,他卻成了我們著力宣傳的民族英雄,為什么?因為馮玉祥后來跟拜把的老蔣兄弟反目成仇,按照毛爺爺的哲學,凡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嘛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nickchen 在線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1461
  • 精華 7
  • 發帖1850
  • 我是買家 
  • 好 161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1482 中 1 差 0
  • 現代網店大英帝國
  • 注冊時間2011-02-26
  • 最后登錄2025-07-02
只看該作者      7 發表于: 2011-04-07
回 6樓(邊上) 的帖子
我從來不相本朝(以及其他任何一朝)教科書的。我只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腦子去分析。因為我相信自己的智商。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清水無涯 離線

級別: 新手會員

  • UID1113
  • 精華 0
  • 發帖513
  • 我是買家 
  • 好 48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1-01-04
  • 最后登錄2024-10-19
只看該作者      8 發表于: 2011-04-08
對錢學森的說法有誤,建議看看這篇文章。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bc6dd01017iqr.html
內容如下:葉永烈:錢學森的“萬斤畝”公案真相
今天,《南方周末》以兩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的《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此文是我在寫65萬字的《錢學森》一書時進行廣泛查證之后寫的,原文5萬字,壓縮成-53噸。說畝產萬斤,才5噸,遠遠小于理想數。所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現在我國的畝產最高記錄為1.5噸。所以您是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了。 也就是說,錢學森在1993年仍然明確堅持他關于萬斤畝的計算是正確的,并勸說孫玄先生不要“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 在錢學森看來,當年的計算還太保守,“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53噸”,也就是32000-53000公斤,64000-10600市斤!也就是說,不僅是萬斤畝,而是十萬斤畝! 錢學森的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對于萬斤畝的堅信,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 錢學森的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書中所謂他向毛澤東“當面檢討”,純屬無稽之談——錢學森稱之為“不實之辭”。 2萬字交《南方周末》發表。

-53噸。說畝產萬斤,才5噸,遠遠小于理想數。所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現在我國的畝產最高記錄為1.5噸。所以您是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了。 也就是說,錢學森在1993年仍然明確堅持他關于萬斤畝的計算是正確的,并勸說孫玄先生不要“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 在錢學森看來,當年的計算還太保守,“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53噸”,也就是32000-53000公斤,64000-10600市斤!也就是說,不僅是萬斤畝,而是十萬斤畝! 錢學森的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對于萬斤畝的堅信,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 錢學森的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書中所謂他向毛澤東“當面檢討”,純屬無稽之談——錢學森稱之為“不實之辭”。 《南方周末》的編者按如下: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但他在專業之外的一些見解,有的很有爭議,甚至遭到激烈的批評。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被視為1958年浮夸風“推手”的所謂“萬斤畝”公案了。本文作者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采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系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并非錢學森親筆所寫。在調查過程中,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錢學森保存的關于“萬斤畝”的剪報以及1993年錢學森談論“萬斤畝”的一封從未公開發表的信件,這封信表明,錢學森一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當年對糧食畝產的推算。今揭載于此,以饗讀者。



由于文章很長,現在摘錄其中一段,說明錢學森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的觀點:

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當年對糧食畝產的推算。今揭載于此,以饗讀者。 由于文章很長,現在摘錄其中一段,說明錢學森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的觀點: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錢學森一向堅持自己對于萬斤畝的計算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錢學森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道歉”或者“檢討”。 錢永剛教授把一封錢學森從未發表的信,用電子郵件發給筆者。那是錢學森于1993年4月21日給海外友人孫玄先生回信。孫玄先生在海外聽說關于錢學森的萬斤畝的種種傳言,向錢學森提出相關的問題。錢學森在回信中說: 4月14日來示及附件拜讀。我非常高興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見。您可以公開發表您的見解以便大家參考。我只講兩點: (一)據我確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館用的(名字)是錢均夫,不是錢家治。 (二)據氣象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畝地接受日光能量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錢學森一向堅持自己對于萬斤畝的計算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錢學森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道歉”或者“檢討”。

葉永烈:錢學森的“萬斤畝”公案真相 今天,《南方周末》以兩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的《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此文是我在寫65萬字的《錢學森》一書時進行廣泛查證之后寫的,原文5萬字,壓縮成2萬字交《南方周末》發表。 《南方周末》的編者按如下: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但他在專業之外的一些見解,有的很有爭議,甚至遭到激烈的批評。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被視為1958年浮夸風“推手”的所謂“萬斤畝”公案了。本文作者 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采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系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并非錢學森親筆所寫。在調查過程中,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錢學森保存的關于“萬斤畝”的剪報以及1993年錢學森談論“萬斤畝”的一封從未公開發表的信件,這封信表明,錢學森一
錢永剛教授把一封錢學森從未發表的信,用電子郵件發給筆者。那是錢學森于 葉永烈:錢學森的“萬斤畝”公案真相 今天,《南方周末》以兩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的《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此文是我在寫65萬字的《錢學森》一書時進行廣泛查證之后寫的,原文5萬字,壓縮成2萬字交《南方周末》發表。 《南方周末》的編者按如下: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但他在專業之外的一些見解,有的很有爭議,甚至遭到激烈的批評。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被視為1958年浮夸風“推手”的所謂“萬斤畝”公案了。本文作者 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采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系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并非錢學森親筆所寫。在調查過程中,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錢學森保存的關于“萬斤畝”的剪報以及1993年錢學森談論“萬斤畝”的一封從未公開發表的信件,這封信表明,錢學森一1993年4月21日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當年對糧食畝產的推算。今揭載于此,以饗讀者。 由于文章很長,現在摘錄其中一段,說明錢學森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的觀點: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錢學森一向堅持自己對于萬斤畝的計算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錢學森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道歉”或者“檢討”。 錢永剛教授把一封錢學森從未發表的信,用電子郵件發給筆者。那是錢學森于1993年4月21日給海外友人孫玄先生回信。孫玄先生在海外聽說關于錢學森的萬斤畝的種種傳言,向錢學森提出相關的問題。錢學森在回信中說: 4月14日來示及附件拜讀。我非常高興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見。您可以公開發表您的見解以便大家參考。我只講兩點: (一)據我確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館用的(名字)是錢均夫,不是錢家治。 (二)據氣象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畝地接受日光能量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給海外友人孫玄先生回信。孫玄先生在海外聽說關于錢學森的萬斤畝的種種傳言,向錢學森提出相關的問題。錢學森在回信中說:



-53噸。說畝產萬斤,才5噸,遠遠小于理想數。所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現在我國的畝產最高記錄為1.5噸。所以您是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了。 也就是說,錢學森在1993年仍然明確堅持他關于萬斤畝的計算是正確的,并勸說孫玄先生不要“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 在錢學森看來,當年的計算還太保守,“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53噸”,也就是32000-53000公斤,64000-10600市斤!也就是說,不僅是萬斤畝,而是十萬斤畝! 錢學森的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對于萬斤畝的堅信,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 錢學森的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書中所謂他向毛澤東“當面檢討”,純屬無稽之談——錢學森稱之為“不實之辭”。
   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當年對糧食畝產的推算。今揭載于此,以饗讀者。 由于文章很長,現在摘錄其中一段,說明錢學森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的觀點: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錢學森一向堅持自己對于萬斤畝的計算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錢學森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道歉”或者“檢討”。 錢永剛教授把一封錢學森從未發表的信,用電子郵件發給筆者。那是錢學森于1993年4月21日給海外友人孫玄先生回信。孫玄先生在海外聽說關于錢學森的萬斤畝的種種傳言,向錢學森提出相關的問題。錢學森在回信中說: 4月14日來示及附件拜讀。我非常高興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見。您可以公開發表您的見解以便大家參考。我只講兩點: (一)據我確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館用的(名字)是錢均夫,不是錢家治。 (二)據氣象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畝地接受日光能量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 4月14日 葉永烈:錢學森的“萬斤畝”公案真相 今天,《南方周末》以兩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的《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此文是我在寫65萬字的《錢學森》一書時進行廣泛查證之后寫的,原文5萬字,壓縮成2萬字交《南方周末》發表。 《南方周末》的編者按如下: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但他在專業之外的一些見解,有的很有爭議,甚至遭到激烈的批評。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被視為1958年浮夸風“推手”的所謂“萬斤畝”公案了。本文作者 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采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系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并非錢學森親筆所寫。在調查過程中,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錢學森保存的關于“萬斤畝”的剪報以及1993年錢學森談論“萬斤畝”的一封從未公開發表的信件,這封信表明,錢學森一來示及附件拜讀。我非常高興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見。您可以公開發表您的見解以便大家參考。我只講兩點:

    (一)據我確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館用的(名字)是錢均夫,不是錢家治。

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當年對糧食畝產的推算。今揭載于此,以饗讀者。 由于文章很長,現在摘錄其中一段,說明錢學森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的觀點: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錢學森一向堅持自己對于萬斤畝的計算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錢學森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道歉”或者“檢討”。 錢永剛教授把一封錢學森從未發表的信,用電子郵件發給筆者。那是錢學森于1993年4月21日給海外友人孫玄先生回信。孫玄先生在海外聽說關于錢學森的萬斤畝的種種傳言,向錢學森提出相關的問題。錢學森在回信中說: 4月14日來示及附件拜讀。我非常高興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見。您可以公開發表您的見解以便大家參考。我只講兩點: (一)據我確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館用的(名字)是錢均夫,不是錢家治。 (二)據氣象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畝地接受日光能量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
(二)據氣象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畝地接受日光能量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53噸。說畝產萬斤,才5噸,遠遠小于理想數。所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現在我國的畝產最高記錄為1.5噸。所以您是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了。 也就是說,錢學森在1993年仍然明確堅持他關于萬斤畝的計算是正確的,并勸說孫玄先生不要“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 在錢學森看來,當年的計算還太保守,“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53噸”,也就是32000-53000公斤,64000-10600市斤!也就是說,不僅是萬斤畝,而是十萬斤畝! 錢學森的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對于萬斤畝的堅信,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 錢學森的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書中所謂他向毛澤東“當面檢討”,純屬無稽之談——錢學森稱之為“不實之辭”。 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當年對糧食畝產的推算。今揭載于此,以饗讀者。 由于文章很長,現在摘錄其中一段,說明錢學森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的觀點: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錢學森一向堅持自己對于萬斤畝的計算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錢學森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道歉”或者“檢討”。 錢永剛教授把一封錢學森從未發表的信,用電子郵件發給筆者。那是錢學森于1993年4月21日給海外友人孫玄先生回信。孫玄先生在海外聽說關于錢學森的萬斤畝的種種傳言,向錢學森提出相關的問題。錢學森在回信中說: 4月14日來示及附件拜讀。我非常高興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見。您可以公開發表您的見解以便大家參考。我只講兩點: (一)據我確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館用的(名字)是錢均夫,不是錢家治。 (二)據氣象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畝地接受日光能量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32-53噸。說畝產萬斤,才5噸,遠遠小于理想數。所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現在我國的畝產最高記錄為1.5噸。所以您是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了。

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當年對糧食畝產的推算。今揭載于此,以饗讀者。 由于文章很長,現在摘錄其中一段,說明錢學森直到1993年仍然堅持他的觀點: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錢學森一向堅持自己對于萬斤畝的計算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錢學森從來沒有對此表示“道歉”或者“檢討”。 錢永剛教授把一封錢學森從未發表的信,用電子郵件發給筆者。那是錢學森于1993年4月21日給海外友人孫玄先生回信。孫玄先生在海外聽說關于錢學森的萬斤畝的種種傳言,向錢學森提出相關的問題。錢學森在回信中說: 4月14日來示及附件拜讀。我非常高興您提出了您的看法和意見。您可以公開發表您的見解以便大家參考。我只講兩點: (一)據我確知,先父在北京中央文史館用的(名字)是錢均夫,不是錢家治。 (二)據氣象記錄,在中國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為120-200大卡,即每年每畝地接受日光能量為8-13.3×108大卡。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


葉永烈:錢學森的“萬斤畝”公案真相 今天,《南方周末》以兩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的《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此文是我在寫65萬字的《錢學森》一書時進行廣泛查證之后寫的,原文5萬字,壓縮成2萬字交《南方周末》發表。 《南方周末》的編者按如下: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但他在專業之外的一些見解,有的很有爭議,甚至遭到激烈的批評。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被視為1958年浮夸風“推手”的所謂“萬斤畝”公案了。本文作者 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采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系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并非錢學森親筆所寫。在調查過程中,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錢學森保存的關于“萬斤畝”的剪報以及1993年錢學森談論“萬斤畝”的一封從未公開發表的信件,這封信表明,錢學森一    也就是說,錢學森在 葉永烈:錢學森的“萬斤畝”公案真相 今天,《南方周末》以兩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的《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此文是我在寫65萬字的《錢學森》一書時進行廣泛查證之后寫的,原文5萬字,壓縮成2萬字交《南方周末》發表。 《南方周末》的編者按如下: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但他在專業之外的一些見解,有的很有爭議,甚至遭到激烈的批評。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被視為1958年浮夸風“推手”的所謂“萬斤畝”公案了。本文作者 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采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系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并非錢學森親筆所寫。在調查過程中,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錢學森保存的關于“萬斤畝”的剪報以及1993年錢學森談論“萬斤畝”的一封從未公開發表的信件,這封信表明,錢學森一1993年仍然明確堅持他關于萬斤畝的計算是正確的,并勸說孫玄先生不要“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

葉永烈:錢學森的“萬斤畝”公案真相 今天,《南方周末》以兩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我的《錢學森“萬斤畝”公案始末》一文。此文是我在寫65萬字的《錢學森》一書時進行廣泛查證之后寫的,原文5萬字,壓縮成2萬字交《南方周末》發表。 《南方周末》的編者按如下: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但他在專業之外的一些見解,有的很有爭議,甚至遭到激烈的批評。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被視為1958年浮夸風“推手”的所謂“萬斤畝”公案了。本文作者 葉永烈先生在為錢學森寫作傳記時,采訪了諸多當事人,詳細考證了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得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錢學森早在人民日報放第一顆“高產衛星”之前,就已開始研究糧食畝產問題,發表了若干篇文章,但他的研究只是針對農業發展遠景所做的科學展望或理論推算,將錢學森的理論推算與“高產衛星”聯系起來、引起毛澤東注意的,是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但這篇文章并非錢學森親筆所寫。在調查過程中,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錢學森保存的關于“萬斤畝”的剪報以及1993年錢學森談論“萬斤畝”的一封從未公開發表的信件,這封信表明,錢學森一    在錢學森看來,當年的計算還太保守,“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53噸”,也就是32000-53000公斤,64000-10600市斤!也就是說,不僅是萬斤畝,而是十萬斤畝!

    錢學森的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對于萬斤畝的堅信,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

-53噸。說畝產萬斤,才5噸,遠遠小于理想數。所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現在我國的畝產最高記錄為1.5噸。所以您是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了。 也就是說,錢學森在1993年仍然明確堅持他關于萬斤畝的計算是正確的,并勸說孫玄先生不要“聽了不實之辭而輕信”。 在錢學森看來,當年的計算還太保守,“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53噸”,也就是32000-53000公斤,64000-10600市斤!也就是說,不僅是萬斤畝,而是十萬斤畝! 錢學森的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對于萬斤畝的堅信,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可以實現的”。 錢學森的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書中所謂他向毛澤東“當面檢討”,純屬無稽之談——錢學森稱之為“不實之辭”。     錢學森的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書中所謂他向毛澤東“當面檢討”,純屬無稽之談——錢學森稱之為“不實之辭”。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wdm804 離線 QQ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185
  • 精華 9
  • 發帖1739
  • 我是買家 
  • 好 9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1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1-01-23
  • 最后登錄2025-03-11
只看該作者      9 發表于: 2011-04-08
作為一位科學家,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大躍進還提出這樣的觀點,樓上的朋友你覺得他的出發點還是僅僅科學研究嗎?好多人都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你還說發揮想象能畝產十萬斤,你不是拿老百姓都當傻子嘛,畫餅充饑糊弄老百姓啊。作為一名求實的科學家,我覺得在當時的情況下,應該站出來,根據當時的情況提出正確的產量,和當時社會的浮夸做科學上的論證才是真正應該做的一些事情。貼個當時的水稻畝產十三萬斤的新聞,大家看看這樣的事情是多么的害人吧。
廣西環江 “水稻畝產十三萬斤” 事件始末                  
  
                      
  
     1957 年 10 月 11 日,《人民日報》社論說,我國農業生產要在五年內趕超中等富裕國家水平, 這是一個“大躍進”。隨后,這顆農業“衛星”便在 全國大小報上被炒紅。1958 年,廣西柳州專區和環江縣兩級黨政精心策劃的 “水稻畝產十三萬斤”(史稱“十三萬斤事件”)“衛星”便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籠。當時全國各地為達到農業的躍進標準,強制推行深翻土地、高度密植等違背科學原理的措施,“瞎指揮”泛濫,“浮夸”成風,“高產衛星”在全國遍地開花?!霸谛麄髫瀼乜偮肪€中,廣西同全國一樣,把‘速度 ’當做總路線靈魂,把‘快 ’當做多、快、好、省的中心環節,并把批判 ‘反冒進’與宣傳貫徹總路線結合起來進行。與此同時在推行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中,采取了只許那些說大話、假話,敢于搞高指標 的人‘鳴放’,對那些說實話不贊成高指標的人則給予‘辯證’(實際是批判)的做法。這樣,脫離實際的 ‘左 ’傾思想就在全區城鄉迅速蔓延開來?!?[1]
  
    1958 年,在早稻、玉米尚未收割完畢的情況下,廣西就有 27 個縣報稱比上年同期增產 1—2 倍,環江縣宣稱早稻增產 4 倍。當時自治區黨委號召各地大放糧食高產 “衛星”,要奪取全國第 一。各地在這樣的鼓動和壓力下開展了放“衛星”競賽,最轟動的就是環江縣的“高產衛星”。 [2]
  
  
    根據上級黨委的布置,柳州地委書記賀亦然(此前曾擔任中共廣西省委宣傳部長) 特別關照環江縣,并為放“衛星”定下具體做法和基調,他暗示縣委書記洪華:要千方百計超過湖北,爭取全國第一,湖北畝產三萬斤衛星是把六畝移到一畝地里去的,全國衛星沒有畝產五至十萬斤恐怕 放不出去。賀還鼓勵說,“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獎給小汽車?!碑敃r正在柳州開會的洪華,立即給縣里打長途電話,指示由江琴堂(縣委分管農業的書記)主持;季桂明(縣委書記處書記)、韋玉昆(城關區委副書記)、李鈺金(區委委員、區婦聯主任)具體負責,在城關高級農業合作社搞并蔸高產試驗。[3]
  
  
    具體做法是:把原來搞試驗的一塊一畝一分三厘試驗田中的禾苗全部拔出來,犁耙、深耕后堆入成千上萬擔各種肥料于田中。參加勞動的有當地社員、縣直機關干部和在縣里參加集中學習的中小學教師等近千人?!八麄儚某枪艽箨牭哪祥T、北門、地麥、陳茶、良傘生產隊和三樂大隊的劉家、地理、歐家等生產隊的一百多畝中稻田中挑選出長勢最好且已成熟的禾苗,連根帶泥拔出,挑到試驗田中并蔸,密植到小孩在上面爬來爬去也掉不下來的程度 ?!?[4] 由于人們不分晝夜地干,只用了兩天便完成了。
  
    在這個過程中,禾苗倒伏,人們便用木樁支撐,再用竹篾片攔腰穩住,田的四周也用木樁頂實,這樣禾苗套上了“架子”,長在一塊一塊的“格子”里?!八麄冞€在田頭搭棚扎寨,成立現場指揮部,裝有電話機,由大隊干部日夜看守,派專人護理。移植的禾苗太密,無法通風,他們便將噴霧器改成鼓風機,給禾苗插裝竹管,由十多個人負責輪流鼓風,日夜不停?!卑闯@?,禾苗在收割前無須施肥,但是“人們不斷給這塊地的禾苗施肥;在施人畜糞便時,糞渣子粘在葉片上壓了禾苗,人們就用蚊帳將糞水過濾,再用灑水壺噴灑?!?一切準備就緒后,縣委即向柳州地委和自治區黨委報喜,說要放一顆全國最大的衛星,畝產超過十萬斤。于是地委、自治區黨委便向各新聞單位和電影制片廠發出邀請,并分別組成檢查驗收團來環江縣檢查驗收。
    9 月 9 日上午,各路參觀驗收的隊伍共多6000人匯集在試驗田邊,幾個自治區相關部門的領導還親自爬上稻田“試一試”這塊田的“密度”。
    10 點 24 分,紅旗公社城管大隊支書羅克正一聲令下,496 人到地里參加收割、運禾、脫粒和運輸。共有四臺磅秤,每臺磅秤都有上級機關派人監督,每擔谷子過磅后就把重量記在“劃碼單”上,記滿一張紙后累計在掛著的黑板上。收割時,用籮筐裝滿收下的谷子,每人一擔挑起排成隊伍,在縣城主要街道游轉一圈后,挑到縣委大院過秤堆放?!霸诮值烙涡袝r,一群群社員遵照指令,從四個生產隊的糧倉里,挑出一擔擔谷子,游行隊伍路過時就尾隨跟上,挑谷游行隊伍人數一下子就增加了兩倍多?!奔词谷绱?,組織者和策劃者唯恐達不到預期產量,在亂哄哄的過秤現場,他們指示挑谷子的社員過完一次秤后不倒上谷堆,又挑到沒過秤的隊伍 中再一次過秤,即所謂 “團團轉”過秤法,如此循環往復,同時要求過秤劃碼人“稱一碼劃幾碼”,這樣黑板上累計的谷子數字越來越大。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折騰,直到晚上 9 點 30 分才收割結束,留下 0.055 畝稻谷未收,供參觀。[6] 然后,縣委書記處書記江某召開了記者招待會,正式宣布這一塊地有 18.9 畝(包括 這塊田,實際上并蔸 60 多畝地),并蔸移栽的高 產試驗田的面積共有 1.13 畝,就這樣,全自治 區、全國,乃至全世界“水稻畝產”的空前紀錄被魔術般地創造出來。 [5]
  
  
    環江縣放出一顆“大衛星”,成了區內外聞名的“紅旗縣”、“上游縣”,榮譽接踵而至??h委書記洪華成了功勞顯赫的英雄?!爱斔麖牡匚еt旗回縣里那天,歡迎隊伍擠滿街頭,在一片鑼鼓和鞭炮聲中,他被人群從街頭一直抬到縣委會?!?[7]
  
    “大大小小的報道、宣傳,將環江吹捧得如花似錦,縣領導在一次又一次的大小會議上不斷地吹噓環江的糧食已堆積成山,無倉可放了”。事實上,環江縣 1958 年全年糧食上報產量 3.3 億斤,實際產量卻只有 1.05 億斤。上級給環江下達了0.71 億斤征購糧任務,該縣采用各種手段想盡辦法湊夠數目?!暗?1959 年春,農民的口糧已無法保證,斷糧的農戶越來越多,至四五月間饑荒出現,非正常死亡人數日益增多。1959 年全縣共死亡 22685 人,絕大部分屬于饑餓致死 ?!?“十三萬斤事件”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8]
[ 此帖被wdm804在2011-04-08 10:01重新編輯 ]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fs_yeq 離線 QQ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113
  • 精華 0
  • 發帖495
  • 我是買家 
  • 好 121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0-09-13
  • 最后登錄2025-06-22
只看該作者      10 發表于: 2011-04-08
強貼留名??!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151
  • 精華 17
  • 發帖3305
  • 我是買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0-09-14
  • 最后登錄2020-01-19
只看該作者      11 發表于: 2011-04-08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級別: 網站貴賓

  • UID12
  • 精華 22
  • 發帖4463
  • 我是買家 
  • 好 102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21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0-08-16
  • 最后登錄2025-06-29
只看該作者      12 發表于: 2011-04-09
讀后深受啟發。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華高 離線 QQ

級別: 認證會員

  • UID1434
  • 精華 0
  • 發帖2736
  • 我是買家 
  • 好 36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8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1-02-24
  • 最后登錄2021-11-10
只看該作者      13 發表于: 2011-04-09
少發政治帖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wdm804 離線 QQ

級別: 論壇版主

  • UID1185
  • 精華 9
  • 發帖1739
  • 我是買家 
  • 好 9 中 0 差 0
  • 我是賣家 
  • 好 10 中 0 差 0
  • 注冊時間2011-01-23
  • 最后登錄2025-03-11
只看該作者      14 發表于: 2011-04-10
引用
引用第13樓華高于2011-04-09 17:27發表的  :
少發政治帖

麻煩版主把我這個帖子刪除了吧,不好意思,對不起了。
會員已隱藏此處信息
交易安全提醒:凡未使用網站中介交易的,交易安全由會員自己負責。
描述
快速回復

 回復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av永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97se狠狠狠狠狼亚洲综合网